脱发发生有两个条件 1:5α还原酶1型活跃度 2:雄激素含量 我们经常说,脱发是基因问题(5α还原酶活跃性确实是基因问题),如果没有这个5α还原酶,那么雄激素再高也不会导致脱发。 这句话有错吗?完全正确!又不完全正确。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就来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一下。 5α还原酶活跃性男人女人都有,只不过每个人敏感度都是不同的。(传说有5α还原酶先天缺失)5α还原酶活跃性由基因控制,这个是无法改变的了。既然这个无法改变,那么脱发的两个条件中的1就是没法改变的。但我们知道脱发的发生要满足两个条件,虽然1是关键的决定性条件,但是如果没有条件2脱发还是不会发生。 所以女人基本都不脱发,就是这个道理。那么男人脱发真的全部都是条件1过于敏感呢?还是条件2中的雄激素睾酮越来越高,继而激发了条件1的发生呢? 本身“雄激素脱发”这个名称的明白就说的很清楚了,是雄激素导致的脱发,雄激素是主因,而不叫遗传性脱发,或者5α还原酶脱发。 再来温习下汉密尔顿发现脱发的过程:1942年,美国堪萨斯州的一家精神病医院,为了使狂躁的男性精神病患者安静下来,经患者家属同意,大夫给他们做了睾丸切除手术。当时, 医生已经认识到,睾丸分泌的睾酮(雄性激素的一种)会驱使男人变得狂躁,具有攻击性。 一天,该院一个40多岁的精神病患者的孪生兄弟,到医院探望他,二人相貌极其相似,却一个满头乌发,一个秃头。工作人员把这件事当成笑话。 这个笑话被正在医院对精神病患者做睾丸切除手术的耶鲁大学汉密尔顿教授听到了,他意识到头发与睾丸有关系。他发现,切除过睾丸的精神病患者,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不脱发。 汉密尔顿教授决定通过实验证实这个推测。他向这名切除了睾丸的满头乌发的精神病患者注射了大剂量的睾酮。半年后,这名精神病患者成了秃子。随后,汉密尔顿教授又对其他做了睾丸切除手术的精神病患者,注射了相同剂量的睾酮,结果都掉光了头顶上的头发。这就说明,体内雄性激素少,男人头发就茂密;体内雄性激素多,男人则秃顶。 所以关键问题还是在于控制体内雄激素,而不是把目光放在5α还原酶上,这个东西是没法改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