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或免疫增强剂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疗法称之为免疫疗法,前者以糖皮质激素为代表,后者又称为免疫促进或免疫刺激剂,其代表性的药物如细菌制剂、干扰素、锌剂等,由于它们对免疫有双向作用,故又称免疫调节剂;另外一些可使免疫功能恢复的药物,如左旋味唑、异丙肌苦等又称之为免疫恢复剂;还有胸腺素等免疫系统的天然产物,可代替人体中缺乏的免疫分子而使免疫功能得以提高,则称之为免疫替代剂。以下逐一介绍在脱发治疗中常用的免疫增强剂。 1、卡介苗素(EBCG、迪苏) 本品是卡介菌(BCG)的提取物,能增强巨噬细胞功能,以及提高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使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得到增强,属于免疫调节剂,可作为治疗斑秃的辅助药物。用法及剂量:卡介苗素注射液(迪苏)1ml,肌注,每周2—3次,3个月为一疗程,小儿酌减。 2、多抗甲素(polyactin A) 又称寸露聚糖胀,是以溶血性链球菌中提取的糖蛋白,属免疫增强剂,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激活吞噬细胞作用,并有升白细胞和血小板功能,对于免疫型的斑秃、白癜风、结节性红斑等有一定疗效。用法和剂量:口服一次5一10mg,1日3次,1个月一疗程。少数病例有一过性发热,偶见皮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3、转移因子(transferfactor,TF) 是多肽氨基酸和多糖苷酸的复合物,为免疫调节剂,可增强或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对一些感染性皮肤病和自身免疫病及细胞免疫缺陷病,如SLE、异位性皮炎、银屑病、斑秃等有效。TF的口服液用法及剂量:口服,一次10—20m1,1日2—3次。 4、胸腺素(thymosin) 又称胸腺胀,是从乳牛胸腺提取的低分子多肽类激素,能促进T—淋巴细胞成熟,并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作用,为免疫替代剂,主要用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性皮肤病、异位性皮炎及斑秃等。活动进行期的斑秃使用本品,可有效控制脱发。用法及剂量:肌注,5—20mg,第l周每天1次,以后可隔日1次,1个月为一疗程。本品偶有发生过敏,对过敏体质者慎用或做皮内敏感试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5、左旋咪唑(1evamis01e) 是四咪唑的左旋体,为广谱驱虫药,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使异常的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故属免疫恢复剂。皮肤科主要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皮肤病、白癜风、泛发性扁平苔藓、斑秃等。用法及剂量:连续服药会引起免疫抑制或粒细胞减少,宜小剂量间断服药,即每周连服2天或每2周连服3天,每天150mg,分3次服,儿童按2、5mg/(kg·d)计算。本品不良反应轻微且少见。可见胃肠道症状,白细胞减少、流感样症侯群、皮疹、味觉障碍,偶见共济失调、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肝肾功能障碍、妊娠早期者禁用。 6、异丙肌苦(isoPrinosine) 本品为抗病毒药,同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纠正与细胞介导有关的免疫功能紊乱。皮肤科用于病毒感染辅助治疗、全秃及普秃、自身免疫性疾病、带状疤疹后遗神经痛等。用法及剂量:2—4g/次,口服,每日2—4次。主要副作用为轻微的恶心和血尿酸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