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男士对头顶每根青丝都分外珍惜,为求生发更千方百计,但部分人对脱发的治疗方法仍存谬误。有患者曾自行创作打「生发针」,或「微针碌头皮」,企图刺激头发生长。整形外科医生警告,乱用偏方随时弄巧反拙。医生又提醒,治疗脱发的药物非百分百可助生发,服药期间更需留意副作用,不宜「无恒心」中途停服药物,否则情况毫无改善。 本港脱发患者愈来愈多,脱发年龄也不断推前。整形外科专科医生彭志宏引述日本一项统计指出,香港脱发问题严重程度全亚洲排行第二,仅次于日本。每四名男士有一人脱发,即多达六十万人。此外,患者平均二十二至二十四岁开始脱发,到四十岁时更有四成男士已有明显脱发,脱发位置集中于两侧或头顶。彭医生曾接触一名年仅十八岁的患者,受遗传因素影响,额上「M字位」不断扩大,需服药控制脱发。 脱发影响日常社交,迫使患者更心急试尽各种偏方。彭志宏说,曾有人以「微针碌头皮」,以为造成创伤可刺激生发,可能弄巧成拙反令皮肤发炎,甚至含脓。他甚至见过有患者将一种口服脱发药开水注射到头皮上:「我问药厂,根本冇出过针剂药物。」 八成服药可抑制脱发 彭志宏指,目前只有长期服用治疗脱发的口服药物或使用生发水,才能解决脱发问题。外国研究显示,八成患者服药一年后可抑制脱发,约六成半人服药后会长出新发。 二十五岁的周先生受遗传因素影响,两年前开始脱发,更两度因脱发问题而遭心仪女士拒绝交往。三个月前求医及服药,脱发情况始受控。 彭志宏提醒,约百分之一患者服治疗脱发的药物后,出现睾丸痛或乳房胀大等副作用,本港近年曾出现一宗与服用治疗脱发药物相关的白内障个案,故患者服药后若感不适须立即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