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洗发、洁面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皂基型和表面活性剂型。如何看一款洁面是皂基、SLS、SLES还是氨基酸系表活呢?纯理论的知识大家都没耐心看,我就简单总结一下这三种的区别和如何判断吧,自认为还算通俗易懂。 1、皂基的特点是去污力强,清洁后,给人感觉面部特别干净,但是很容易使肌肤发干,导致角质层变薄,痘皮、外油内干皮、干皮以及敏感皮均不宜长期使用碱性产品。 皂基是由脂肪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的,高中化学有个皂化反应的实验,不知道学理科的MM还记得不?想想那个反应式,一个原理哈。比如月桂酸、肉豆蔻酸等都属于脂肪酸,强碱中比较常用的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以及三乙醇胺。 如何辨别?在成分表中,如果同时出现了“脂肪酸与碱剂”,就是皂化配方。列表如下: 脂肪酸: 1、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 2、月桂酸(Lauric acid) 3、棕榈酸(Palmitic acid) 4、硬脂酸(Stearic acid) 碱剂: 1、氢氧化钠(Sodium hydroxide) 2、氢氧化钾(Potassium hydroxide) 3、三乙醇胺(Triethanol amine) 4、AMP(2-Amino-2-methyl propanol) 2、SLS的全称是Sodium lauryl sulfate,中文名称为硫酸月桂酸钠,是一种去脂力极强的表面活性剂。SLES的全称是:Sodium Laureth Sulfate,中文名又叫: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 两者的清洁力和去脂力很强,属于刺激性较大的表面活性剂之一,广泛用于洁面、洗发水、沐浴露等清洁用品中,刺激性一般认为SLES比SLS略低一点点,但由于去脂力过于强大,不建议敏感皮肤以及干性皮肤长期使用,实在要用的话,只建议健康皮肤和油性皮肤偶尔使用一段时间。【这点我持保留意见,SLS没有那么可怕,具体还是要看使用感】 如何辨别?成分表中,叫做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或者与此类似的名称。 举例:丝塔芙温和洁面乳,希思黎焕白洁面泡沫 3、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乃采天然成分为原料制造而得,成分本身可调为弱酸性,所以对皮肤刺激性很小,亲肤性又特别好。是目前高级洗面乳清洁成分的主流,价格也较为昂贵。长期使用,可以不需顾虑对皮肤有伤害。 如何辨别? 一般名字的前面是某酰基,中间是一个氨基酸的名字,最后是钠或钾。比如,最常见的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有: Sodium cocoyl glutamate:椰油酰谷氨酸钠 Disodium cocoyl glutamate:椰油酰谷氨酸二钠 Sodium lauroyl glutamate:月桂酰谷氨酸钠 Tea- cocoyl glutamate:椰油酰基谷氨酸TEA盐 Potassium cocoyl glutamate:椰油酰谷氨酸钾 上面五个可以调成弱酸性。 Sodium cocoyl glycinate: 椰油酰甘氨酸钠 Potassium cocoyl glycinate:椰油酰甘氨酸钾 这两个是弱碱性。 上面的这几个表面活性剂看着都差不多,其实一点也不难记,都是按照酰基、氨基酸和一个金属阳离子(钠、二钠或者钾)拼凑起来的,比如Sodium cocoyl glutamate,Sodium是钠,glutamate是谷氨酸,coco是椰子而cocoyl表示椰油酰,合起来就是椰油酰谷氨酸钠,而Disodium加了一个前缀di,就表示两个钠,所以Disodium cocoyl glutamate就叫椰油酰谷氨酸二钠。Potassium是钾,所以Potassium cocoyl glutamate就叫椰油酰谷氨酸钾。同理,lauroyl是月桂酰,glycinate是甘氨酸……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凡是在成份表里看到哪一长串成份里有glutamate(谷氨酸)和glycinate(甘氨酸),就睁大眼睛仔细瞅两眼。如果再没有皂基和其他刺激的表面活性剂,那这个洁面就是很OK的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