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沙东委托国际著名调查公司泰勒,2002年8月在我国北上广三地进行了针对男性脱发的调查,在对女性的调查中,94.5%的女性更愿意选择不脱发的男性成为男友。 2005年12月默沙东委托市调公司在台湾地区发起了一项调查,对女性的调查结果显示,约七成的受访女性表示不希望自己的男友是脱发。据台湾媒体报道这份调查同时在欧洲五国进行。 笔者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发现,只要有类似调查结果就能找到默沙东的身影。默沙东这个脱发大救星似乎一直在扮演搅屎棍子的角色。揪住脱发男的软点不放,不断的通过媒体告诉脱发的男士:你不受欢迎! “脱发”男更受欢迎? 去年11月日本新闻节目《ZIP!》针对脱发进行调查,受访者分别为52名30岁以上及30岁以下女性,30岁以上一组有12名女性认为脱发男更有型,30岁以下一组有31名女性认为脱发男更有魅力。 2009年网易女人发布了一份中国网民择偶标准调查,收集女性投票超过30万枚,只有4%的女性将“不脱发”作为择偶标准,低于“不抽烟”的票数,甚至不在女性择偶标准TOP10之列。 宾夕法尼亚州大沃顿商学院信息管理讲师 Albert Mannes 研究发现,脱发男士更具有领导能力,且体格更显健壮,能成为一名优秀领导者。这篇文章发表在期刊《社会心理和人格科学》。 “脱发男”和“浓密男”,到底谁更受欢迎? 到底谁更受欢迎?继续纠结没有意义。如果理性一些,你会发现脱发问题对择偶和就业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人类学家已经就女性的择偶给出了准确的答案:女性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社会中处于劣势,却扮演着孕育后代的重要角色,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女性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择偶本能机制。简单点说,女性对眼前的信息有一定的预见性,有房就等于安居,有才能等于乐业,负责任等于放心、强壮等于安心,持久等于性福,如果你什么也没有至少也该富有。如果女性感觉不到你的某些特质,就有可能寄以希望于你的物质条件,如果你连物质条件都成问题,那就只能对你说没感觉了。脱发在这个机制中意味着什么?有的人说脱发发基因会影响后代。事实上后代是否会遗传脱发问题,母亲的决定性大于父亲,有七成遗传自母亲。 脱发是否会影响就业,这个疑问相比择偶明了的多。如果站在老板的角度,员工现在和未来能创造多少价值才是核心指标,你的头发和创造的财富没有可比性,不难取舍。 “脱发男”和“浓密男”之间的差别在于,脱发对于男人来说是被动的无奈,更多脱发男会因头发稀少内心产生莫名自卑,即便在事业和爱情上再成功,也无法摆脱头发稀少的阴影。即使是一次小的失败,也很容易归咎于头发。 |